质量可靠配资平台 城市更新典型案例解读 | 探索中国式现代化住区建设新格局,共建共治完整社区_服务_治理_居民
住区更新建设是我国存量更新时期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通过提升老旧社区功能、优化空间品质及配套设施,实现人居环境改善与资源集约高效利用,助力城市结构优化升级,为居民创造更宜居、智能、可持续的生活空间,促进城市经济活力与社会治理能力同步提升。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了《城市更新典型案例集》(第二批),通过上海市长宁区江苏路完整社区、浙江省宁波市明珠完整社区、江苏省南通市南川园片区完整社区、福建省厦门市东荣完整社区、江西省九江市孙家垅完整社区等完整社区建设类典型案例,从社区视角深刻揭示了实施城市更新对于城市发展模式转型的重大意义质量可靠配资平台,展现了存量时期中国式现代化住区建设的转型方向,从理念、方法和技术层面为城市住区的高质量更新建设提供了创新样本经验。
认识理念转型,从住区建设到社区营造的治理逻辑跃升。创新住区建设模式,需要突破传统“住区”物理空间概念,扩展社区作为国家治理基本单元。完整社区建设类案例通过激活多方主体,建立社区协商机制,理念革新使社区从“居住容器”升级为“治理生态”。上海市长宁区江苏路完整社区以“初心愚园”党建品牌为引领,推行弄长制,强化基层治理,充分运用“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办、民事民评”工作法,实现社区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江苏省南通市南川园片区完整社区鼓励公众全过程参与社区治理,搭建协商议事平台、建设城管工作站,聘请社区能人智士为“社区规划师”,聘请义务监督员全过程参与更新改造,培育自下而上的社区内生力量。
展开剩余86%工作路径迭代,从精英规划到人本更新的视角转变。传统以土地开发为导向的精英规划模式难以回应城市存量更新的复杂性。完整社区建设强调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从人的角度出发,将社区体检作为工作前提,抓准社区短板问题,以居民需求为导向,“量身定制”实施方案,实现精细化更新建设。浙江省宁波市明珠完整社区坚持城市体检评估先行,全面开展社区体检、闲置空间排摸和居民问卷调查,根据问题清单和居民、办公、商户三类人群的需求清单,编制更新改造方案,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同时前置社区运营,让专业运营单位提前介入需求调研、项目谋划、方案设计,一方面使改造方案更加贴近居民需求,另一方面有效扩大盈利空间。
服务配套重构,从指标管控到体验导向的价值回归。完整社区在社区生活圈基础上,重点以5-10分钟生活圈为核心,构建“需求响应型”服务体系,优化提升针对老年人、儿童等有特殊照料需求人群的设施,引导盘活利用社区既有房屋资源的方式,灵活落地建设标准,实现“设施配置围着人转”。江西省九江市孙家垅完整社区按照产权与使用权分离的原则盘活闲置用地,有效利用江西财经职业学院宿舍区的闲置用地,新建老年服务站和托育中心,产权仍归学院所有,赋予街道不少于40年的使用权,解决养老、托育难题;上海市长宁区江苏路完整社区建设愚园路街区市民中心,通过“一站式”综合服务的形式,提供为老助餐、亲子互动、文娱互动等多元服务功能,将社区高流量转化为发展正能量。
数字技术赋能,从服务管理到智慧场景的物业能效升级。社区智能化服务是现代社区管理的重要发展方向,通过引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建设智慧物业管理服务平台,促进线上线下服务融合发展,实现社区管理和治理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浙江省宁波市明珠完整社区开发社区智慧服务平台,汇集“人、房、物、事”关键数据,对高龄老人、低龄儿童、残疾人等六类重点服务人员进行标签化管理,提供个性化服务,提高服务效能与供给精准度;福建省厦门市东荣完整社区融入智慧建设理念,增设智能监控、智能门禁、智能烟感、智慧灯杆等智能设备,搭建一网统筹的“片区大脑”,提升片区治理效能、安防能力和服务能力,让群众幸福感、安全感在家门口得到升级。
城市社区高质量更新建设不仅是提升居民幸福感的民生工程,更是未来我国城市住区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持续深化理念创新、方法革新与技术迭代,这项承载着共建共治共享理想的社会实践,必将为城市更新与建设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既有建筑改造类 典型案例
既有建筑改造类 典型案例
城市更新典型案例(第二批)
完整社区建设类
1
上海市长宁区江苏路完整社区建设项目
江苏路社区位于愚园路历史文化风貌区核心区,涉及岐山居委会、长新居委会、愚三居委会(部分),社区内居民约1.1万人,人口密集、建筑密度大,老弄堂、新式里弄、老式花园洋房较多,售后公房、商品房较少。近年来,居民普遍反映标准化菜场不足、停车充电难、上下楼难、房屋存在安全隐患、绿地空间稀缺等问题。2023年起,通过修形态、建业态、构生态、塑神态,焕新文创商办复合空间,吸引百余家特色小店入驻,让“烟火气”与“时尚范”共存、共享、共融;串联社区治理链条,引导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建立人人议事、人人参与、人人联动的共建治理机制,实现社区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
江苏路社区更新后街景
居民在改造后的健身广场活动
2
浙江省宁波市明珠完整社区建设项目
明珠社区成立于2013年,涵盖银珠明园(安置房)、逸树园(商品房)等8个小区和近千家企业,居民4136户、9415人,小区类型多样,居民人口结构复杂、需求差异较大。经社区体检发现,社区便民设施和体育运动设施不足、小学距离较远接送不便、新小区邻里交往深度不足等问题突出。2021年起,明珠社区对标完整社区标准,按照“四好”要求,通过有限度改造、全方位补短,统筹提升人居环境、系统重塑功能空间、数智赋能公共服务,打造了一批百姓可感知、运营可持续、治理多元化的共富共享建设成果,为居民营造了放心、安心的幸福港湾。
明珠社区更新后实景
3
江苏省南通市南川园片区完整社区建设项目
南川园片区(含南川园社区、果园社区)下辖9个居民小区,共有住宅楼146栋、居民5405户、常住人口约1.4万人。片区内小区建成于2000年前后,存在基础设施老化、停车难、私拉乱接、管网不畅等问题。2023年起,以“人人共享社区”为规划理念,围绕服务需求、生活品质、共享交流、相互合作四个维度,通过提升生态空间品质、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突出文化引领、创新社区治理等策略,引入社会资本,营造居住空间舒适宜人、服务设施便捷友好、管理模式科学长效的全龄“好通生活”,打造人人共享的完整社区。
南川园片区更新后实景
4
福建省厦门市东荣完整社区建设项目
东荣完整社区位于湖里区湖里街道西南侧,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小区居多,近90%的小区无物业,居民以拆迁安置户、老港口建设者、返乡知青为主。社区整体呈现“三多两少”特点,即老旧小区多、老年人多、困难群体多,公建配套少、商业氛围少。2022年以来,东荣完整社区以建设安全健康、设施完善、管理有序的完整居住社区为目标,改造范围包括东荣、东渡、金鼎3个社区,推行“EPC+O”模式,引进社会资本参与改造提升、物业服务、空间运营。“EPC”包括12个完整社区节点建设和25个老旧小区改造,涉及居民4789户、常住人口1.5万人、总建筑面积约31.32万平方米,“O”包括对28个无物业小区引入物业管理、对约2400平方米公房进行运营管理,有效实现了老旧区域基础设施更新、商业配套完善、环境景观优化及物业服务到位。
东荣社区更新后实景
5
江西省九江市孙家垅完整社区建设项目
孙家垅完整社区位于九江市中心城区、浔阳区腹地,由电信器材厂宿舍、整流器厂宿舍、税务楼等11个小区组成,共49栋住宅楼、2738户居民。社区内建筑多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老房子,老旧失修,路面狭窄坑洼,公共绿地、活动场地、便民设施紧缺,虽周边教育、医疗资源密集,但未充分整合利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社区功能设施难以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2022年起,对标完整社区建设“6个方面、20条标准”工作要求,“拆违、共建、补短”多措并举,创新建设模式、融资渠道、运营方式,撬动社会资源广泛参与社区共建共治。更新后社区面貌焕然一新,风雨连廊、共享球场、老年服务中心等功能设施一应俱全,“书香孙家垅,最美上学路”的城市文化IP深入人心。
孙家垅社区更新后实景
幸福食堂
来源|中国建设报质量可靠配资平台
发布于:北京市